《男性气质》书评
Raewyn Connell是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她于2004年被任命为悉尼大学的大学教授,并于2014年7月从大学教职退休。她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她在晚年完成了性别过渡。她几乎所有较早的著作都以性别中立的名字“ RW Connell”出版,直到2005年第二版《男性气质》为止。一些出版物的名字是Bob或Robert。自2006年以来,她的所有作品都以Raewyn Connell的名字出现。
康奈尔以其对男性气概的社会建设的研究而在澳大利亚以外闻名。她是该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中指出,男性气质并非天生之物,而是与性别一样都在后天的社会文化中产生。
之前去听一个非婚生育母亲的分享,有人提问,如果孩子没有父亲一方,长大之后,孩子会不会缺乏阳刚气息。那位母亲的回答也很朴实,她说,家庭中还有其他男性,比如她的父亲(即孩子的外公),会让孩子与这些男性多接触。她的回答依然是在传统的框架里,也是合情合理。只是我现在突然疑惑,为什么我们迫切地需要“男性气质”呢?一个人的阳刚之气能说明什么呢?
有同性恋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都认为,主流的男性气质与权力有重大的关系,男人因权力关系组织起来进行统治并抵制变迁,简而言之,男性气质事实上就是权力最赤裸的表现形式。
康奈尔指出,男权制的获利,正好引发的利益问题,男性从男权制中得到的好处是种种与荣誉、威望和控制权力有关的东西。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占统治地位的性别在控制和运用着种种暴力手段,首先是特权集团的许多成员利用暴力维护他们的统治。其次是暴力在男人的性别政治中变得重要。
与《厌女》中相似,文中提到男性为了证明自我的主体性,不被“他者化”,而对“非我族类”进行排斥,无论是厌恶女性,还是恐同,都是一种“拒绝沦为客体化”的证明。
《厌女》更偏向是从文化与社会原因探析为什么会“蔑视女性”,而《男性气质》涉及面更广阔,康奈尔把阶级、种族和性别关系融于一体对于男性气质加以分析,提出男性气质的形成机制以及压迫机制。
这本书指出男性气质是深深根植于机构和经济结构的历史之中,男性气质不只是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或者一种人格身份,它也是世界范围内扩张,融入组织化的社会关系的变迁。男性气质不是一个孤立的客体,而是一个大结构的一部分。
文中后半部分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性原因,文化的变迁(强调配偶家庭的文化、强调个性表达和个人与上帝直接联系导致个人主义和自主的自我)、帝国的扩张,作为商业资本主义中心的城市的成长,大规模欧洲内战的肇始都促使男性气质的形成,到了后期,暴力与理性、科层制的组织方式,以及武器和运输领域的持续进展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支配性的)男性气质。
从日常的行为模式来看,康奈尔把男性气质分为四种,分别为“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与“边缘性”。
支配性的概念源于葛兰西对于阶级关系的分析,它是一种文化动力,凭借着这种动力,一个集团生成和拥有在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支配性只有当文化的理想与组织机构的权力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从属性在男同性恋中异常明显,通常情况是异性恋男性处于统治地位,同性恋男性处于从属地位。他们经常受到政治文化上的排挤、文化上的污蔑、合法的暴力,经济上的歧视和联合抵制。
共谋性男性气质是指某些人一方面谋取权利的利益,一方面又避开男权制推行者所经历的风险。
边缘性男性气质是指在社会动力系统中,阶级和性别关系一起发挥着作用。在一个白人统治的背景下,黑人的男性气质对于白人的性别结构只起到符号性的作用。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气质与从属阶级或种族集团的边缘性男性气质之间存在着关系。边缘性男性气质总是与统治集团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权威相关联着。
康奈尔并没有停留在理论论述的层面,而是剖开研究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研究方法以及整个研究的过程。感觉这是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因为之前看许多材料时,觉得从实践到理论中间的桥梁是缺失的。而康奈尔把从日常到理论的这一过程进行了展示,这种提炼,也对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有所帮助。
在第四章她选取一些个案调查,详细罗列了研究的考虑,如选取成员的身份,采访重点,以此探究的目的等。同时,她还介绍了自己对于采集来素材的使用步骤,如第一阶段是:听磁带,读记录,做索引。并从三个方面来检测1、事件的叙述顺序,2、结构分析,3、动力分析。第二阶段,是将个案研究置于群体框架下做分析。
社会科学认为,性别形构的第三个场所有国家、工作场所和学校等机构,这具有性别特征。在康奈尔的访谈中,探究了青年们在学校、工作、社会中的经历,可以看出在一些情况下,他们的想法和气质是如何被塑造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文中提到内阁、政党、公司等都是属于“男人的统治范围”,但是人们对于国家、学校的称呼上,却会用会“祖国母亲”、“母校”这样的词语。在实际层面,这些场所建构着等级秩序和规范系统,同时,另一方面,又从情感维度上进行“感恩”的召唤,这种情感的确认似乎又可以归于人们寻找集体的认同。
其实除了支配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以外,带有其他男性气质的男性都受到一定的排斥和伤害。他们往往是同性恋者、黑人等,不符合“主流”的气质类型。男性气质研究者迈克尔·基梅尔指出,对于“女性气质”的拒绝和压制,导致男性最终成长成一个残存的个体: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显露自己的软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二十年前,叶永鋕事件就是如此。叶永鋕因带有阴柔的性别气质而遭到部分同学霸凌,这种基于性别的校园霸凌,也是强者在利用支配性的男性气质来压制弱者。此事件引起台湾社会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视及讨论,使得原《两性平等教育法》在2004年修订为《性别平等教育法》,教育政策也从传统二元的两性教育,延伸转化成为更具普遍性的性别平等教育。
在最后一章中,康奈尔提倡“复杂的平等”,她提出了一点自己的建议,比如说制定制度、进行去性别化的运动、进行性别教育等,正如她所说,男性气质教育的重要性来自于性别实践的形构,更深层次上,教育是实践能力能成的过程。毕竟,教育是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划分界限,成为男人/女人。
康奈尔希望他的研究对男子气概的社会研究对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影响,包括预防暴力,对男孩进行教育,对男子健康采取行动以及促进性别平等。
我突然想起,我之前看到一个小短片,里面的女孩子说,人们总是教我防身,让我不要走夜路,让我保护好自己,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来教男孩子正确的性教育知识?这也是康奈尔所研究的意义所在吧。